基于语言与文化一体化习得思想的现代汉语教学方法探索
张利红;范云琪;语言与文化的高度融合是汉语的一大特征,在客观上为国际中文教学真正做到语言与文化融合提供了可能。这一特征的集大成者就是汉字,在语言符号系统中我们或可称之为汉字词。因此,从语言与文化融合的教学理念出发,认为汉字词是国际中文教学中文化输入(即向语言教学输入文化)的最佳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单音节语素”教学法,并阐述了该教学法在应用中的教学环节和实验教学反馈。
“三阶五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为例
李红霞;韩明娟 ;刘芳蕾;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中,高校凭借人才培养主阵地的特殊定位,成为落实国家安全教育责任的核心渠道,而教学模式的创新突破,正是激活高校国家安全教育效能、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引擎。齐鲁工业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三阶五段”教学模式,秉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智慧沉浸体验原则,通过筑牢组织保障根基、优化教学方案设计构建全链条教学模式闭环,实现学生在知识获取中的效能感、能力提升中的成就感、价值认同中的归属感有机统一,为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提供可持续的教育解决方案。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陈国良;董荣胜;文章首先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狭义工具论"的危害。然后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入手,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按计算思维主要内容,即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理解,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强调了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小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苏小红;赵玲玲;叶麟;张彦航;MOOC作为一种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MOOC融入传统课堂,实现优势互补,倒逼教学质量的提升,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以哈工大"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实现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互补的混合式教学。
抓住MOOC之机遇 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徐晓飞;近两年,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给全球大学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又是首当其冲。如何应对MOOC挑战和借助MOOC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大学通过MOOC促进教育改革的途径,并着重从MOOC建设、利用、改革、联盟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途径。文中还就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法改革、学院教学改革等层次探讨了如何利用MOOC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与学方法的改革问题。最后,给出了关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刘艳;闫国栋;孟威;权宇彤;逯家辉;滕利荣;孟庆繁;以生物学、药学、医学、化学、工程学等优势交叉学科资源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以培养生物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及创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从而构建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结合、教学与创新创业内容相衔接的新体系,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层次人才。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陈国良;董荣胜;文章首先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狭义工具论"的危害。然后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入手,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按计算思维主要内容,即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理解,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强调了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小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