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gaojisousuo advsearchresultpage gaojisousuocharts
标题 关键词
作者 作者单位
通讯作者 基金
DOI 栏目
摘要
时间范围 -
重 置 检 索   简单检索

文献

排序: 时间 相关度 下载频次 被引频次
专业与课程建设

AIGC赋能高校音乐创造性协作课堂构建的多模态框架研究

孙晓烨;

在人工智能时代,音乐艺术与AI的深度融合促使音乐创作方式、表达载体发生深刻变革,同时也对高校音乐教育形态产生深远影响。从教学目标、资源、方法和环境等层面出发,提出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音乐创造性协作课堂构建的多模态框架,并以高校音乐通识课程“音乐鉴赏”中AIGC多模态概念工具的开发与应用为例展开探讨,旨在借助AIGC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重塑传统音乐课堂,以推动高校音乐教育形态的全面革新与发展。

2025 年 Z1 期 No.412,No.413 ; 2024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AIGC赋能高校音乐创造性协作课堂构建的多模态框架与概念工具研究”(B-b/2024/02/19)
[下载次数: 2,212 ] [被引频次: 4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研究·探索

科研团队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引领作用的实践研究

施大宁;万鹏 ;阚彩侠;

随着“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物理学科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创新型基础研究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适应国家战略需求,提高物理学科人才培养质量,许多高等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培养需求,不断探索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依托科研团队,探索物理学科“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并从培养思路、培养机制、培养环节等方面进行深入实践,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2025 年 Z1 期 No.412,No.4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团簇双重结构的等离激元与光电催化协同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2374257); 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主题创新区和科研团队平台探索物理学科本—硕—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编号:2023YJXGG44)]
[下载次数: 648 ] [被引频次: 1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专业与课程建设

新时代医学伦理教育优化的四重维度

张崇旺;杨耀文;

新时代医学伦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以中国化、时代化、法治化、整体化为基本思路,坚持守正创新的内在统一,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浸润医学伦理教育的话语体系、夯实医学伦理教育的观念基石。要与时俱进,调适教育内容、细化教育目标,构建医学伦理的认知坐标,熔铸职业价值的伦理自觉。应把握“事先”与“事后”的辩证关系,兼顾医事法律的规范与育人价值,完善医学伦理教育的外部保障机制。形成学科共识和社会合力,铸牢医学教育共同体与医患共同体意识。

2025 年 Z1 期 No.412,No.413 ;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峰学科2024年度研究生创新课题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的健康观研究”(MYGFXK2024YCA06)
[下载次数: 487 ] [被引频次: 1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教谈学

当我们布置的作业DeepSeek能做对80%……

于歆杰;

文章讨论生成式人工智能推理模型对高校和高等教育的影响。在对高校的影响部分,分别从人工智能(AI)学科的地位、人工智能对科研范式的影响、人工智能对高校治理模式的影响和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范式的影响这四个视角来论述。进而从人工智能可以作为助手有效助力现有课程的教学,人工智能可以改造课程构建新型混合式教学,人工智能可以重塑培养方案实现完全个性化学习路径,由小到大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文章还对国家、学校和教师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全新挑战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

2025 年 Z1 期 No.412,No.413 ;
[下载次数: 4,284 ] [被引频次: 8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专业与课程建设

产教融合下生物制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李子福;杨文黛;杨祥良;

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理念,对生物制药工程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的每个环节,确保教学既满足学生需求,又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步。面对教育个性化、跨学科融合、教学方法革新和产学研合作的挑战,实施“一生一计划”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强化科技前沿引领,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教育模式不断适应产业需求的变化,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这些措施,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

2025 年 Z1 期 No.412,No.413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关键领域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纳米医药技术”;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项目“荆楚卓越工程师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教改重点项目“融合人工智能与纳米医药技术的创新教育模式”
[下载次数: 1,018 ] [被引频次: 3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研究·探索

一流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研究

赵志宏;姚山季;庄雷;

一流课程教学质量是确保人才培养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流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和利益相关者体系两个方面,前者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式;后者则是由学生、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组成。在考虑课程体系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体系影响因素,以及该两类体系运行的基础上,可以从匹配、互动、组织、改进等方面出发,设计一流课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提出机制构建策略。

2025 年 Z1 期 No.412,No.413 ;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0SJZDA1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1YJA880089);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重点项目(2023JSJG139)
[下载次数: 634 ] [被引频次: 3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生学科交叉培养探索与实践

罗自生;王蕾 ;徐艳群;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交叉是激发创新活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剖析基于学科交叉培养模式下的食品学科研究生培养途径改革探索与实践,提炼总结构建学科交叉培养体系、促进教师交叉合作、建立智慧交叉平台的宝贵经验与创新思路,希望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2025 年 Z1 期 No.412,No.413 ; 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未来农产品物流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CG2024029)
[下载次数: 1,164 ] [被引频次: 1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教学学术与教师发展

文史结合与卞孝萱先生的教学思想

程国赋;

文史结合不仅仅是卞孝萱先生治学的重要方法,也体现于先生的教学思想之中。本文对卞先生文史结合研究方法的渊源及其内涵加以论述,并从运用文史结合的方法拓展研究视野、注重文史材料的辨析与运用、强调学思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术精神薪火相传等方面,就文史结合与卞孝萱先生的教学思想加以探讨。

2025 年 Z1 期 No.412,No.413 ;
[下载次数: 16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专业与课程建设

以实验为主体线上线下混合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的课程教学设计

强胜;刘琳莉 ;刘宇婧;

针对学生利用在线开放课程线上观看教学视频,线下课堂听取教师重复讲解,造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资源浪费和效率不高,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构建以实验为主体线上线下混合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并持续在教学中实施。以植物学为例,系统介绍新模式的课程设计、课时计划安排、教学过程实施、考核方式等方面,并对其特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其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

2025 年 Z1 期 No.412,No.413 ; 南京农业大学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项目:2024智能+课程教研项目
[下载次数: 2,102 ] [被引频次: 8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教学管理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协同创新: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刘遵峰;张柏玥;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协同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高校协同创新具有内在契合性,为高校协同创新指引方向、激发活力、构筑平台、创设空间,要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培育理念深化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改革,推动构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加快塑造基于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的高校协同创新生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协同创新。

2025 年 Z1 期 No.412,No.413 ; 202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50602001); 2024年度雄安高校协同创新研究课题“新质生产力培育视角下雄安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策略研究”(2024-02-15)
[下载次数: 1,305 ] [被引频次: 6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