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并行:校企协同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邓军;李亚清 ;刘庆贺;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校企双轨并行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成为提升研究生人才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关键路径之一。立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需求,结合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科校企协同培养体系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及遇到的挑战,提出改革课程体系、实行贯通式培养、完善教师结构等措施,对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精准学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全过程育人新生态
饶美娟;王发洲;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导致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激增,但高校专业教育课程滞后产业实践、核心素养培育力度不足,使得学生学业目标与职业规划内驱力缺失、行业人才供需错配。构建贯通大学学业—职业全周期的学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规划,开展融合思政元素、资源平台、专业师资建设,实施全过程递进式分类分层指导,全过程心理健康支持网络与多维评价闭环,激发学生自主式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与体系重构,实现人才精准供给与创新动能释放,最终构建“个体—教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共赢生态。
大学原典阅读课程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与实践
曹刚华;张美华;张彤;学习任务单是明确大学原典阅读课程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也是构建高校原典阅读“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部分,对当代大学生自主性学习具有支架性、引导性、启发性的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支持党史教学的范式变革、实践挑战与进路探要
金国峰;潘英杰;人工智能技术为党史教学带来了深刻变革。通过聚焦人工智能对党史教学内容供给、学习体验优化及育人能力培养的深刻影响,揭示其在丰富教学资源、实现精准个性化学习、提升课堂互动性等方面的显著赋能作用。然而,人工智能在党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亦面临技术适应性不足、内容准确性风险、技术依赖过度等现实挑战。应对实践挑战的关键在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党史教学的有机融合、厘清人工智能与党史教学的使用边界、警惕人工智能对党史教学的技术僭越,通过科学、规范、合理地运用人工智能,有效驱动党史教学创新。人工智能支持党史教学不仅有助于讲好党史故事,做好党史教学,更能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从而有力支撑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谱联动的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曾东红;王淑营;丁国富;为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要求,破解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知识碎片化、能力支撑链断裂和素质培养不足等结构性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谱联动的专业课程体系持续优化方法。该方法以三谱联动本体模型为基础,构建课程知识点、能力指标与素质要素间的映射与反馈机制,实现对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建模与动态调控。在此框架下,结合知识图谱嵌入分析技术,设计跨课程知识冗余检测、依赖错配识别与课程前序关系重构等机制,提升课程内容配置的系统性与合理性。引入行业岗位能力画像与学生成长行为数据,构建面向产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双向反馈机制,支持毕业要求指标体系的动态修订与课程内容的持续优化。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增强课程体系对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支撑效能,为推动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路径和实践范式。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陈国良;董荣胜;文章首先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狭义工具论"的危害。然后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入手,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按计算思维主要内容,即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理解,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强调了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小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苏小红;赵玲玲;叶麟;张彦航;MOOC作为一种新的在线教育模式,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将MOOC融入传统课堂,实现优势互补,倒逼教学质量的提升,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以哈工大"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实现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互补的混合式教学。
抓住MOOC之机遇 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徐晓飞;近两年,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给全球大学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又是首当其冲。如何应对MOOC挑战和借助MOOC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我国大学通过MOOC促进教育改革的途径,并着重从MOOC建设、利用、改革、联盟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途径。文中还就教学方法改革、学习方法改革、学院教学改革等层次探讨了如何利用MOOC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与学方法的改革问题。最后,给出了关于计算机与软件工程MOOC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刘艳;闫国栋;孟威;权宇彤;逯家辉;滕利荣;孟庆繁;以生物学、药学、医学、化学、工程学等优势交叉学科资源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以培养生物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及创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从而构建学科交叉、研究与应用结合、教学与创新创业内容相衔接的新体系,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高层次人才。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陈国良;董荣胜;文章首先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狭义工具论"的危害。然后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科技发展三大科学思维之一的"计算思维"入手,阐述了计算思维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按计算思维主要内容,即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理解,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强调了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给出了一种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小集,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种以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目标的新模式。